top of page
樹紋理

生物炭用林木資料

龍眼木

龍眼是臺灣民眾熟知的水果,原產於熱帶亞洲的它因果實甜美,又可製作果乾,因此廣為人工栽植。臺灣以中南部中低海拔為主要栽植區,常有鄉間住家在庭院栽植。龍眼與荔枝、香蕉、鳳梨合稱華南四大珍果,是臺灣的重要水果之一。

【外觀特徵】龍眼為常綠喬木,一般高5~10公尺,約2~4 層樓高,但也能長到25公尺,枝葉茂密,樹冠相當大,有良好遮陰效果。它的樹皮為棕褐色、表面粗糙且有片裂或縱裂,常有小鱗片狀剝落。樹枝幼嫩部分長有鏽褐色毛茸,分枝多,小枝則有黃棕色短柔毛。龍眼葉外形為長橢圓形,長約6~10公分,寬2-4公分,外表為革質深綠色,光滑無毛。龍眼花季為3月下旬到4月下旬,顏色為黃白色,並分為雌花與雄花,花朵雖小但富含花蜜,且開花時網網滿樹俱是小花,吸引大量蜜蜂、蝴蝶前來採蜜。

龍眼果實於7月下旬開始成熟,8月到達高峰,陸續到9月底10月初。其果實累累成串,外型近球形,皮為青褐色革質,內部果肉呈現透光的漿白色,隱約可見黑色果核,也是因為剝皮後的龍眼果像是眼珠,故名龍眼或牛眼。果肉相當甜、多汁,可直接生食,亦可製成果乾。

【用途】(柴薪植物):龍眼木常將其燒製成木炭,其優點為熱值高、火力持久,點著後的味道不嗆鼻,有淡淡木炭香氣、最適合碳烤使用。此外,坊間也有將龍眼木作為燻製肉類的薰材,藉由木香提升肉品風味。

(食用藥用):龍眼主要是果實可生食,也能帶殼烘烤成龍眼乾。製成龍眼乾除了保存時間較長外,也很適合烹煮甜湯或作為藥用,乾燥的龍眼通常稱為桂圓。龍眼蜜色澤金黃透亮,香氣甜味濃郁,是臺灣重要農產,也是品質極佳的蜂蜜。

(工務建材):龍眼木材質堅固耐久,可製作傢具、農具。

(綠化環境):龍眼雖然主要是果樹,但由遮陰效果好,加以會產果,因此多有中南部民眾作為庭園樹種,也有部分地區做為行道樹。

longan-g8840964ed_1920.jpg

學名:Dimocarpus longan

別名:圓眼、桂圓、福圓、牛眼、荔枝奴、亞荔枝、Hinhin(排灣語)

分類:無患子科 龍眼屬

類型:常綠大喬木

原產地:熱帶亞洲

相思木

相思樹在臺灣原產於南部,一說是恆春附近的丘陵。日據時期日人為增加民間柴薪植物生產,後發現相思樹有製作皮革鞣革劑的成份,可供煉製,遂大量推廣種植於臺灣各地低海拔丘陵地或郊區,成為臺灣早年重要且知名的造林樹種。

【外觀特徵】相思樹是一種常綠喬木,一般在野外最高大約可以長到15公尺,約5~6層樓高,樹冠密且遠看像是青花椰菜一般。 相思樹的樹幹樹皮粗糙且有條狀突起,但樹枝較平滑且無刺,比較特別的是相思樹的葉子,一般看到的葉子,其實是相思樹的葉柄而非真正的葉子。這是因為相思樹原本生長在比較乾旱的區域,為了避免水份大量蒸散,所以真葉在成長過程便退化,而由葉柄取而代之,並演化成像是葉子一般,進行光合作用。 相思樹會在每年4~6月開鮮黃色的小花,它的花屬於頭狀花序,想是一個黃色的小圓球,這其實是很多朵小花聚集而成,並非是一朵花,開花的位置多在假葉與枝條間,生長密度很高,所以遠看會覺得樹冠代有一種淡淡的黃色。此外,相思樹的花具有淡淡香味,只是通常因樹型較高,比較不容易讓人注意。     由於相思樹是豆科植物,因此果實與所有豆科都一樣,具有扁平頰果(豆莢)。結果期為5~10月,初期為淺綠色,漸變為深褐色、表面平滑,長度大約與手指接近,成熟時豆莢會乾燥扭曲並裂開,內有咖啡色種子5~8顆,並採用自然播種,要注意的是相思樹的嫩莢果與種子都有劇毒。

【用途】(柴薪植物):相思樹被廣為栽植最初即是當作柴薪植物,這是因為燃燒相思木時,它不會出油,所以不會燒出過於刺激眼睛的煙。另一方面,由於它的質地細密,火力穩定且熱量大,在石化燃料尚未普及的年代,是重要的炊事燃料來源。     由於是良好的柴薪植物,因此相思木也被拿來製炭,稱為相思炭,其性質火力穩定、發煙極少、燃燒時間長,在臺灣與龍眼炭齊名。

(工務建材):相思木質地堅硬,可作為礦坑台車與火車軌道枕木,尤其北部早年的礦坑幾乎都採用相思樹做為坑道支撐。此外,亦可製作成家具與農具使用,近二十年來由於交通開發、都市重劃等,多有原本是相思林的地方被砍除,而砍除的相思木則經由木材場製作成木地板,外銷國際。

(藥用化學):有原住民使用相思樹樹皮做為樹皮衣,其樹皮富含單寧,可取出深褐色~黑色的染料,以往多用來染製漁網、衣物、布料等。而單寧又可做為鞣革劑,可軟化皮革與提升皮革防腐,因此日據時期日本便開廠大量煉製,以供民生軍需使用。     臺灣大學森林系張上鎮教授研究發現,相思樹樹皮及樹心抽出物具有極佳的抗氧化功能,可降低發炎,並且樹皮中的成份具有保肝與治痛風的功效。此外,相思樹樹皮可精煉含有致幻生物鹼的二甲基色胺(DMT)。

​(綠化環境):相思樹本身耐貧瘠,且有很好的抗旱性,加以它屬於豆科,根部長有根瘤菌,可將空氣中的氮轉化為植物吸收的氮肥,因此能改善貧瘠地的土質。而且相思樹生長快速,且根細分化又廣又深,能緊緊抓住土壤,減少坡地土壤沖刷與侵蝕,並且植株有一定的強韌度,可承受強風侵襲。唯一要注意的是,相思樹一旦成林,由於可達十餘公尺高,雖有很好的遮陽力,但往往林下帶常被後後一層相思樹葉覆蓋,而難以生長其他的草本植物。

silver-wattle-g65c56a926_1920.jpg

學名:Acacia confusa

別名:台灣相思、台灣相思樹、香絲樹、相思仔、台灣紫檀

分類:

豆科 相思樹屬

類型

常綠喬木

原產地

中國大陸南方、東南亞、臺灣南部

苦楝木

苦楝為臺灣原生植物,原生長於海平面到海拔700公尺的平原到丘陵山區。由於它生長迅速、蟲害少,且樹型美觀,除了不耐陰外,對土壤條件不挑剔,所以廣為種植,作為遮陽的造園樹種或行道樹。並且苦楝植株富含藥性,因此多為人所利用,也是其廣受歡迎的原因。

【外觀特徵】苦楝為落葉喬木,樹高可達15~20公尺,約5~7層樓高,樹冠常成傘型,冬季落葉。     苦楝樹樹幹通直,樹皮多為灰褐色或暗褐色,並有不規則的深縱裂紋,由皮孔不顯著,常有樹脂凝結在枝幹。苦練老枝則會呈現紫色,粗壯且多分枝,有時前端會下垂。其木料邊材為黃白色,心材為黃色至紅褐色。     苦楝葉的葉序為大葉互生小羽片對生,因此春夏發葉生長時樹冠看起來相當茂密。其葉片為橢圓形,大小約長 3~5 公分,寬 1.5~2 公分,葉面兩面平滑。苦楝花季為3~4月,是呈現淡紫色的小花,聚集成叢,並具有香味。苦楝果為橢圓形核果,結果期為10~11月,成熟時會變為黃褐色,又稱為金鈴子,常吸引鳥類啄食,尤以白頭翁最愛。苦楝果內有堅核,內有6顆種子,因此苦楝主要的野外傳播,以鳥類散布為主。 生態上另一個有趣之處是,苦楝樹為星天牛的寄主植物,星天牛成蟲喜愛啃食樹皮、嫩枝與樹葉,並將卵產在樹皮內,而幼蟲在樹幹內啃食成長。

【用途】(工務建材):苦楝木材質輕軟,紋理粗且明顯、具有光澤,可用來製作傢俱、樂器、農具、建築室內裝潢等用途。

(藥用化學):中醫藥理上認為苦楝全株均有藥性,從樹皮、根皮、葉、花、果實都可做藥用,主要用來殺蟲、驅蟲,不過因具有累積毒性,所以使用必須由中醫師開立處方,絕對不能自行服用。 苦楝樹皮提煉的成份稱為苦楝素或川楝素,具有相當好的除蟲或殺蟲的能力,可防治近百種昆蟲,甚至可直接殺死數種線蟲與葉蚤。由於能殺蟲、驅蟲,傳統中醫認為苦楝皮內用可治蛔蟲或是其他腸道寄生蟲,外用則可治療疥癬、濕疹。現代藥理研究確認苦楝素可以驅蟲、抗病毒、抑菌等功能。從中醫角度認為,苦楝樹的根皮藥效比樹皮更好,尤其是接近根部的樹皮最佳,並以冬季採收者最好,其次為秋季採收。 苦楝葉也是中藥,除了具有殺蟲、驅蟲功效外,中醫還認為有止癢、行氣、止痛等功效,因此被認為可以治療部分皮膚病,如濕疹或跌打腫痛。它的新鮮葉片可作為驅蟲農藥與染料,也能取代乙烯,做為香蕉後熟處理的用途,枯葉澤能降低土壤中的鋁含量,以及增加土壤酸鹼值與礦化氮的濃度,算是一種綠肥。 花的部分可蒸製香精油,或是採用曬乾、烘乾、陰乾等方式加工保存,據《本草綱目》記載,古人將苦楝花、葉鋪於床蓆下,可殺滅跳蚤、蝨子等害蟲,直接使用可治痱子、頭癬等皮膚病。     苦楝樹的果實中藥名苦楝子、川楝子、楝實或土楝實,主要用來醫治傷寒高熱、腸道寄生蟲、皮膚病,並有舒緩疼痛的功能。現代藥理研究,其果實內成分具有驅蟲、抗病毒、降低發炎與鎮痛功能,並且對金黃葡萄球菌有明顯的抑制效果。此外,它果核中的核仁可以榨油,製作油漆、肥皂與潤滑油,目前台灣也有有機農業使用苦楝油驅除粉蝨,而果核的硬殼則可燒製活性碳。

​(綠化環境):苦楝的優點是對土壤要求不高,只要日照良好、陽光充足,可說是耐熱、耐旱、耐貧瘠、耐鹽份、耐污染、抗風,且對於蟲害、植病都有很好的抵抗力。此外,苦楝生長迅速,且樹根紮根深廣,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,加以樹冠外型美觀,所常做為行道樹使用,嘉義六腳鄉甚至有苦楝綠色隧道,而一般公園、庭院也常有栽植。

​(注意事項):苦楝全株均有藥性,也意味著它全株均有毒性,而且苦楝素具有累積性,不宜持續及過量服用,並且一定要在醫師看診並開立處方籤後,才可使用。使用苦楝素中毒有可能出現頭暈、頭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皮膚搔癢等副作用,而嚴重中毒者消化系統發炎、潰瘍,急性中毒性肝炎,甚至是循環系統衰竭導致死亡。

melia-azedarach-g4e95a55d9_1920.jpg

學名:Melia azedarach

別名:苦楝,苦苓、楝樹、楝、楝子、金鈴子、紫花樹、森樹、川楝子、翠樹、旃檀、楝棗樹、紫花樹、紫花木、花心樹、雙白皮、洋花森、Baaaran(泰雅語)、Bagasu(排灣語)、 Vangas(阿美語)、Gamut(卑南語)

分類:楝科 楝屬

類型:落葉喬木

原產地:臺灣、東南亞、澳洲北部

檳榔木

檳榔,既是指樹木本身,也指它的果實,其語源來自馬來語的「Pinang」,這種原產東南亞到南亞的棕櫚科喬木,對絕大多數臺灣人並不陌生,尤其臺灣還曾經被稱為檳榔王國,中南部山坡地處處栽植檳榔,食用檳榔的人口也相當地多。不過時至今日,由於衛教宣導以及民眾習慣改變,食用檳榔的人口逐漸下降,檳榔銷售也大不如前。

【外觀特徵】檳榔為常綠喬木,樹高多在12~18公尺,即4~7層樓高,原產地甚至可以長到30公尺。由於棕櫚科樹幹沒有分枝,因此檳榔葉主要促生於莖的頂端,而脫落的葉子會在樹幹上形成一圈圈的環紋。檳榔葉為羽狀複葉,長1~1.5公尺,葉柄末端生有桶狀葉鞘,包圍幼幹。複葉上生長約40片細長型小葉,每片長約30~70公分,寬2.5~6公分。     檳榔花為肉穗花,自葉鞘下長出,每株約生長3~4穗。小花梗分枝許多並下垂,分有雄雌花,雄花為乳白色,晨昏時有明顯香氣,主要花期為3~8月。結果期為12月到隔年6月,初期為綠色核果,外果皮薄,但中果皮富含纖維,呈白色,內有果核,而果核內僅生有一顆種子。果實完全成熟時,外皮會呈現橙紅色。根據農業資料記載,檳榔可用種子栽植,種植4年開始開花結果,最盛產期的樹齡為10~30年者,而每棵檳榔樹約可年產200~250粒檳榔。

【用途】(工務建材):檳榔樹的樹幹在臺灣並非主要木材來源,而根據東南亞的習慣,可做為建材使用,用作搭建傳統木造房屋使用。而在臺灣檳榔樹木料,偶有原住民用作雕刻,或作為部落精神柱使用。

(食用):檳榔主要食用的為它的嫩果,但並非食品,而是一種嗜好品。也就是採用為成熟的檳榔,內夾石灰、荖花,外側包覆荖藤葉,作為嚼食並不吞入,在台灣又稱為「臺灣口香糖」,但事實上東南亞與大洋洲許多國家民族都有人嚼食檳榔。     除嫩果外,檳榔的肉穗花序也可食用,俗稱「半天筍」,多以炒食、涼拌方式料理,頗受歡迎。

(藥用化學):檳榔具有生物鹼,其中最主要的成分為檳榔鹼與檳榔次鹼,並含有濃縮原花青素。根據醫學研究,檳榔萃取物有抗鬱效果,且嚼食檳榔會產生微成癮性,因此多有人難以戒去檳榔。     由中醫角度來看,稱檳榔為「大腹皮」,認為檳榔可利尿、防治寄生蟲、消化不良、去瘴癘與止瀉的效果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,根據國際癌症機構的研究,認定檳榔為第一類致癌物。

plantation-g65625d984_1920.jpg

學名:Areca catechu

別名:儐郎、賓門、螺果、仁頻、仁榔、洗瘴丹、仙瘴丹、台灣口香糖

分類:棕櫚科 

類型:常綠喬木

原產地:馬來西亞、斯里蘭卡、泰國、印度、東非、大洋洲

樟木

樟樹為臺灣原生植物,原為中低海拔闊葉林的主要樹種之一,多生長於海拔500~1800公尺丘陵山地,但自明末清初移民開始伐樟楝腦,遂開啟台灣本土製腦業。日人據台後,將樟腦視為重要出口物資,於1918~1924年間進行全島樟樹調查,共記錄海拔1500公尺以下,合計72萬公頃土地上有180餘萬株。之後20~30年間被有計畫砍伐,製成樟腦外銷,讓臺灣擁有樟腦王國稱號,但也從此滅絕大多數的野生樟樹。     如今的樟樹,多成為庭園、公園或行道樹,以人工方式栽植,遍布全台平原、丘陵,但百餘年前野生樟樹林的繁盛畫面,僅能在腦海中想像。     樟樹的樟,有兩個說法。一是《本草綱目》中稱「其木理多紋章,故謂之樟」;另一個說法是肇因樟樹有香味,類似散發香味的動物「獐」而得名,所謂獐則是一種原始的中小型鹿類。

【外觀特徵】樟樹為常綠喬木,樹冠大且枝葉濃密,樹高可達30公尺(約10~12層樓),巨型老木可成長至40公尺以上,全株會散發清新香氣。     其樹幹通直,一般樹皮多呈現灰褐色、紅褐色或暗褐色,表面有縱裂溝紋,皮孔不明顯。新小枝為綠色,表面毛茸。     樟樹葉的葉序為互生,形狀呈現闊卵圓形或橢圓形,大小約長5~9公分,寬 3~4公分,表面有光澤且光滑無毛,以手搓揉後有樟腦的辛香味,每年二月間換葉,新芽於三月長出,為清脆的鮮綠色。     樟樹花相當小,呈現黃綠色,採腋生圓錐花序,因此會長成許多小花,花季大約在二~四月,但由於花小不容易被注意到。四~七月開始結果,果實為球形核果,直徑只有0.6~0.9公分,成熟時由綠色轉為有光澤的紫黑色。

【用途】(工務建材):樟木因富含精油因此耐水濕,加以其精油成分具油驅蟲、防蟲效果,因此可做為建材使用,甚至以前可用於造船。此外,木質細密、硬度適中,也很適合製作傢具、箱櫃或雕刻材料,其成品往往有淡淡的香氣。

(藥用化學):樟樹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莰酮,也就是俗稱的樟腦,這是一種萜類有機化合物,室溫時會呈現白色或透明的蠟狀固體,可驅離蠹魚。除了製藥以外,1887年瑞典人諾貝爾,利用樟腦研發出無煙火藥,而在塑膠石化業尚未普及時,樟腦也是製作賽璐璐底片的重要物資,這使得樟腦在國際市場上備受重視。 此外,樟腦油還可以製作農藥、肥皂、香精或是假漆等原料,因此在19世紀~20世紀初是非常重要的工業原料。甚至臺灣在當時的全球樟腦產量占80%,與蔗糖、稻米並列三大出口產品。     按中醫所述,樟腦油具有袪風散寒,溫中健胃,止癢止痛,而煉製後的樟腦,可治牙痛、跌打、疥癬與心腹脹痛。但必須注意,若患有蠶豆症(葡萄糖-六-磷酸鹽脫氫脢缺乏症),不宜接觸樟腦之衍生製品萘丸及水晶腦,否則容易產生溶血反應,嚴重時有生命危險。

​(傳統製做樟腦):臺灣最早製作樟腦的方式來自福建移民,稱為「煎腦法」,也就是將樟樹木料刨成木片,再置於井水浸泡三日,之後連同浸泡的井水一同放入鍋中煎煮。過程中不斷以柳枝攪拌,並煮至鍋中井水減半,柳枝出現白色結晶時,過濾水液中的細渣,再靜置使其自然產生結晶。     不過煎腦法煉樟腦的效率差,所以後來慢慢改良,改採桶式或蒸式提煉的「煉腦法」。也就是以木桶盛裝樟木刨片,再加水以高溫蒸鎦,並在木桶上倒置一個陶甕為冷卻器,當高溫蒸氣碰到甕壁時,會因為溫度降低而在甕壁上凝結成白霜,也就是樟腦,以此法製作,每200斤樟木片約可產出6~7斤樟腦。

tree-g4ac0d3c30_1920.jpg

學名:Cinnamomum camphora

別名:樟、香樟、芳樟、臭樟、烏樟、本樟、栳樟、樟仔、樟腦樹、Sakkusi(達悟語)、Rakumusu(阿美語)

分類:樟科 

類型:常綠大喬木

原產地:臺灣、中國大陸長江以南、日本、韓國、琉球

參考資料
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一卷

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二卷

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六卷
台灣之樟樹資源現狀與展望 - 馮豐隆-李宣德

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(2) 台北南天書局
鄭武燦 編著 台灣植物圖鑑(上冊) 國立編譯館

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國立台灣編譯館
中國植物誌 第 31 卷

中國植物誌 第 39 卷 

中國植物誌 第 43(3) 卷

中國植物誌 第  47(1) 卷  
民族植物隨筆-苦楝 (上)  (下)

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

路統信 椰子類全科彩色圖誌  中國花卉雜誌
鐘如松等著 引種棕櫚圖譜  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
林有潤主編 觀賞棕櫚 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

bottom of page